【補記】營養與人生:讓人生變彩色─肝臟機能的修補與調養
|這是去年11/24~12/29,花了六週週三晚上去聽的營養講座。我的上線知道我對營養和彩妝很有興趣,所以只要中心開的課程有這兩類的,而且我的時間也允許的話,她都很鼓勵我去參加,在此非常感謝她。
因為這六週的講座非常精彩,我很用心聽也很用力抄了筆記下來。不過因為到現在才整理,發現整理”有字天書”比”無字天書”還要困難許多,從這篇開始一共有六篇,有任何疏漏的部份歡迎指正,謝謝。
◎肝臟的介紹
1.位置:橫膈膜下方內側,肋骨劍突處剛好是肝臟的位置。
2.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又有”沉默的器官”之稱,約佔成年人體重的1/40~1/50(成年男子肝重1.2kgs,成年女子肝重1.0kgs),嬰幼兒體重的1/20。
3.是具有再生能力的器官。某醫學試驗結果指出,將天竺鼠的肝臟切除70%後,經兩週時間肝臟會長回原本未切除前之大小;同樣的方式若施於狗和人,則分別要兩個月(狗)到四個月(人)的時間。
4.肝臟內含3000億個細胞,每天分解並合成近500種物質供身體利用,所以也有”人體化工廠”之稱。
◎肝臟的作用
1.分解。
2.合成(酵素)。
3.代謝(脂肪、醣類、蛋白質)。
4.解毒(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)。
5.荷爾蒙(破壞性荷爾蒙、白蛋白、凝血因子)。
6.製造膽汁(肝臟每天約製造0.5~1公升的膽汁,送往膽囊儲存)。
◎自我檢測肝功能是否異常
若有以下所列徵兆,有可能是肝功能異常的警訊,請儘速做詳細的健康檢查或肝功能檢測:
1.全身倦怠,食慾不佳(長期&反覆)。
2.出現黃疸症狀(從眼白→全身皮膚)。
3.便色泛白。
4.尿色變濃(呈威士忌色或深茶色)。
5.男性的乳房變大。
6.手掌出現紅色或紅斑(類似松阪牛肉切面的顏色)。
7.女性皮膚變粗、褐斑變多或原本不長斑卻長斑。
8.臉或手腳浮腫。
◎肝病三部曲
1.脂肪肝:
肝內脂質所佔重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%,最常見的成因包括:高三酸甘油脂血症、糖尿病、肥胖、酗酒等。除此之外,懷孕末期的急生脂肪肝病變、四環素中毒或雷氏症候群(Reye’s syndcome)亦可造成肝臟出現脂肪病變。
2.肝硬化:(十大死因第六位)
肝臟因長期發炎,產生結疤或增生結,導致肝臟結構變形,最常見的成因包括:慢性B型肝炎、C型肝炎及酗酒等。除此之外,由酗酒所引起的脂肪肝也會惡化成肝硬化。
3.肝癌:
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之一,也是十分惡性的癌症,但也是最容易處理的癌症,最常見的成因包括:病毒(B型肝炎、C型肝炎)、化學物質(黃麴毒素、酒精、砷)、寄生蟲(中華肝吸蟲、日本吸血蟲)等。除此之外,由其他器官癌症導致的癌細胞轉移也會造成肝癌。
原發性→肝本身發生病變
轉移性→因其他癌症發生轉移現象而引起的
◎各種肝炎
1.肝炎:當肝臟因病毒、藥物、毒素、酒精的破壞,造成肝細胞損傷、變性、發炎,以致無法發揮肝臟的正常功能,就是一般常說的「肝炎」。
2.肝炎的種類:
a.酒精性肝炎
b.藥物性肝炎
c.病毒性肝炎:又分A~E型五種。
◎注意事項
1.不要熬夜,作息正常。不要錯過人體養肝時間:晚上11點至1點。
2.不煙、不酗酒、不藥。(空腹&續攤對肝臟很傷)
3.有規律的運動,一週三次,每次30分鐘,運動程度達到心跳數130下以上即可。或每天分段走路累計達一小時,也會有運動的功效。
◎飲食與營養
1.優質蛋白質:細胞修復與再生的原料。
2.維生素B群:幫助能量代謝、解酒除宿醉。
3.維生素C:幫助解毒。
4.卵磷脂:多攝取可避免變成脂肪肝。
5.維生素A(Beta胡蘿蔔素):可抑制腫瘤形成,促進細胞正常分裂。
6.避免攝取的食物:所有的生魚、貝類及動物性蛋白質食品;忌吃過油、過辣或加工食品如臘腸、火腿、醃製品等等;變質後會產生黃麴毒素的食品如花生、燕麥、玉米、大麥、高粱等等。
7.建議攝取的食物:菠菜、萵苣、洋蔥、香菇、綠花椰菜、檸檬、柑橘、芭樂、草莓、芒果、哈密瓜、全穀類、小麥胚芽、鮭魚油、櫻草油、牛奶、小麥、糙米、紫菜、瘦肉、雞蛋、豆腐等等。
◎穴道刺激:可刺激太衝穴(肝經疼痛管制站)或腳底反射區的肝臟部位,貼磁石或磁性貼布都有效。
◎九十二年台灣地區十大死亡原因
1.惡性腫瘤
2.腦血管疾病
3.心臟疾病
4.糖尿病
5.事故傷害
6.慢性肝病及肝硬化
7.肺炎
8.腎炎、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
9.自殺
10.高血壓性疾病
- 招搖 - 2018
- 光陰地圖│20110128之母乳皂 - 2011
- 新奇│臉書的新訊息功能 - 2011
- Tweets│2010-01-28 - 2010
- 樂活│狗的姿態 - 2010
- 國道停車場即景 - 2009
- 我家的素食辦桌女婿桌 - 2009
- 【大過年】除夕提早圍爐吃年夜飯 - 2006
- 【補記】營養與人生:全民抗癌大作戰─防癌抗老生活觀 - 2005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