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EMBA:行銷管理】3/12

今天和明天是行銷管理第二次上課,上完這兩天的課後,下一科上課的前兩個小時就要考試了。

很奇怪的是,好像一遇到要上課的週六、日,天氣就會不太好。聽Jeremy跟我說,之前幾門課上課,每一次都遇到寒流或下雨,想說這次上課應該遇到一次好天氣,結果還是天不從人願─冷到爆….

體質偏寒的我,最怕突然變冷的天氣造成身體的失溫,所以顧不得什麼形象問題,把該帶的傢伙都帶在身上,就這樣去上課了。學務長借了幾分鐘宣佈考試時間,大家也領了下一科上課的課本….好厚的原文書喔!另外上次上課有登記行銷管理原文書中文版的同學,今天也順便領書。


今天上課的內容有:
1.策略行銷之Competitive Analysis IV
2.消費者行為
3.市場區隔、目標市場選擇與定位之STP、Market Segmentation & Patterns of Segmentation

今天的課程中,我覺得策略行銷後半在講競爭者策略時最有意思。老師講課的其中一段好像是這麼說的:『先進入市場的人不一定最有利。』這在台灣廣義網誌史的演化上來說,就是一個最佳實證(搞不好我可以用這個寫一篇個案研究,或把它直接當做我的畢業報告專題?);因為最先開始推廣的藝立協並不特別有名,反而是本來在學網,後來被迫商業化的無名小站變得非常有名。不可諱言,無名小站的異軍突起有其歷史背景,但是背後很多運作的策略,其實非常值得研究探討;如果把無名小站跟早就已經商業化的BLOG鄉村一起比較,搞不好可以發現某種奇特的關連喔!

跟上次上課一樣,我們也看了不少行銷的廣告實例。不過是不是因為天氣太冷&大家太累,到了下午的課,大家都有一點晃神的現象(包括我在內);中後排有錄音的同學們,幾乎都有收到Jerry微微發出的鼾聲….這是上課的小插曲之一。另一個小插曲是,我發現老師講課有習慣用語喔!例如:”鬼打架”、”看到鬼”之類的,這些習慣用語可以增加上課時的笑料,而且對於某些行銷概念有印象加分的效果喔!還有一個小插曲是,我們第9組的組長Sunny,上課上到一半突然就失蹤了,後來有學務秘書進來幫她收課本和包包。我的直覺是她身體應該非常不舒服吧?因為她不在位子上的同時,我突然覺得頭暈到一個不行(這通常不是晃神的前兆);既然我自己一切都還好,那麼應該是附近的同學有人有狀況吧….希望不會太嚴重才好。

另外,今天中午跟服務Alex、Titan & Jerry帶著我的小灰NB到丹堤討論班網的事,順便請Jerry秀一下無名小站的介面和功能,同時也秀了一下我的blog(就是這個站啦!)。Titan好像對blog的簡潔介面很喜歡,Jerry則是對我寫的上課花絮&班聚文章感到驚訝….這….好像沒什麼好驚訝的,常常寫就會了啊!

晚上跟Jeremy一起坐捷運,也聊了一下,才知道原來我們這一班總共分成三個梯次,慢慢才變成這麼多同學的。講到這邊我才想到,今天有發新的通訊錄,班上同學從原本的45人→43人,我好像是最後一號的樣子。

歷史上的今天還寫了....
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
  • 實在是很期待大師用”First Mover Advantage/Disadvantage”來分析台灣的部落發展史啊XD
    也順便提醒自己該用功囉~

  • 你們班的人好像都好認真喔~
    但是身體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喔!!

    一個找無名小站的資料的人留~^^